侗族琵琶歌的艺术特色(侗族琵琶歌)

2023-10-30 19:30:27 体育资讯 admin

侗族琵琶歌的艺术特色

1、琵琶歌主要是歌唱爱情,是青年男女在行歌坐月时表达爱意,传递情愫,倾诉衷情的歌。琵琶歌陪伴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夜晚,琵琶歌将一对又一对的青年人唱到了一起。琵琶歌是爱情的桥梁,也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侗族琵琶歌的历史渊源

1、他们的后裔彭祖为了纪念先人,召集了八百青年,一边弹琵琶、一边唱歌,曲调优美和谐,感动了天宫的七位仙女也天天弹唱,她们的歌声笼罩着整个侗族,就这样教会了整个侗家,才形成现在这样完美的侗族琵琶歌。

2、琵琶歌是用琵琶弹唱的歌。侗族琵琶可能是一种很古老的乐器,从其外形及定弦等方而看来,它不同于5世纪以前从西域传来的曲项琵琶,而是与我国古代固有的、由弦发展来的弹拨乐器,如汉族的三弦、阮咸、秦琴等属于同一体系的。

3、公元14世纪末,侗族琵琶已在侗族民间流行。明代沈庠《贵州图经新志》载有:“男子……则吹芦笙、木叶、弹琵琶、二弦琴,牵狗臂鹰以为乐。

4、侗族琵琶歌可分为抒情琵琶歌和叙事琵琶歌两大类。其歌唱内容几乎涵盖了侗族历史、神话、传说、故事、古规古理、生产经验、婚恋情爱、风尚习俗、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世代传承,歌脉悠远。

5、“刻道”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苗族群体中,至今惟一保留的一种古老的刻木记事符号。它是迄今为止苗族最早的记事实物和该支系最古老的文字工具。

尚重琵琶歌的作品

主要作品:《过襄阳楼》《遣悲怀三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明月三五夜》《行宫》等。主要成就:倡导新乐府运动。

尚重琵琶歌流传达室于黎平尚重镇育洞河流域,以琵琶伴奏而得名。歌词内容繁多,有唱人类繁衍、民族迁徙的历史古歌,也有相互挖苦的嬉戏歌,最为流行的是情歌。

关于“著作”的诗词:起居存有位,著作没为郎。——出自唐·储光羲《陆著作挽歌》暂辍归时寻著作,著作南园花坼萼。——出自唐·元稹《琵琶歌》“著作”结尾的诗句 故人有子尚饘粥,抱君等身大著作。

羁雁出塞绕黄云,边马仰天嘶白草。明妃愁中汉使回,蔡琰愁处胡笳哀。鬼神知妙欲收响,阴风切切四面来。李陵寄书别苏武,自有生人无此苦。当时若值霍骠姚,灭尽乌孙夺公主。

尚重以及洪洲琵琶歌,三龙侗族大歌,肇兴鼓楼很是文明遐迩,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千姿百态的民族歌舞,瑰丽奇美的民族工艺品。

侗族中琵琶的传说是什么?

1、多年以前,侗族人民本没有侗歌,也没有侗族琵琶。一天,七仙女下凡到侗乡的一条清澈明亮的河里洗澡。她们看到侗家人个个都很朴实、善良勤劳,但不会唱歌,既爱慕,又同情。她们回宫后,就把这事跟玉帝说了。

2、侗族小琵琶称“比巴拉”,琴身用杉木或硬杂木挖制。

3、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

4、侗族琵琶歌,是侗族民间流传的融乐器、声乐为一体的自弹自唱的说唱曲艺类音乐,因它是用梓木、梧桐、或杉木 *** 的琵琶作乐器伴奏而得名琵琶歌。侗族中琵琶,是侗族弹拨弦鸣乐器。

5、侗族琵琶是侗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弹拨乐器。常用于侗歌的伴奏。主要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的侗族居住地区。侗家寨都有鼓楼,每逢节日和劳动之余,全寨的男女老少都会尽情的欢乐,弹起琵琶,传歌、对歌。

侗族民歌的特点

1、侗族民歌的曲体比较自由、洒脱,偏好非方整形结构乐句,句幅长短不等,句数偶数为多。另外,多声性也是侗族民歌的主要特点。

2、侗族大歌的内容音乐特点: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也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

3、侗族大歌有“一多三无”的特点,即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无固定曲调,还有男声、女声、童声的不同。所以在黔东南的很多侗族村寨,你可以听到各种味道的《蝉之歌》。

4、侗族的叙事性长歌是侗族琵琶歌的一个主要品种,其旋律起伏较大,常有纯五度和大小六度、小七度的跳跃,演唱苍劲、庄重,有史诗风格。它又有坐唱和说唱之分。

盘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1、布依族铜鼓 布依铜鼓是布依族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属于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用青铜铸造而成,常与唢呐、皮鼓、大镲、铙钹、锣木棍混合敲击吹奏,基本保存着古代乐器的演奏风格,具有布依族的民族特色。

2、贵州丹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苗族蜡染、苗族银饰 *** 、苗族刺绣文化、鸟笼编制、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等。苗族蜡染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印花工艺,古称“蜡缬”。

3、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册亨布依戏、侗戏、福泉阳戏、思南花灯、锦鸡舞、苗族大迁徙舞等。布依戏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布依戏过去称土戏、欢戏,在布依语中称谷艺。

4、贵州省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蜡染、刺绣等。蜡染 这项只限定于女性的传统技艺,贯穿了苗族女性的一生。

5、贵州丹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苗族锦鸡舞、苗族蜡染技艺、皮纸 *** 技艺、苗年、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等。苗族锦鸡舞 锦鸡舞是苗族芦笙舞中别具一格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发源于贵州省黔东南境内。

6、贵州省丹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苗族服饰、苗族口头经典“贾”、苗年等。苗族蜡染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印花工艺,古称“蜡缬”。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