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景颇族的特点的什么 (景颇族的资料)

2023-09-20 20:22:55 体育信息 admin

我国景颇族的特点的什么?

1、特点:建筑。景颇族多数居住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半山腰或山间的小平地,少数居住在坝区边缘地带。一般村寨规模大多在40至60户之间,上百户的村寨屈指可数。饮食。

景颇族是怎样的一个民族?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景颇族素以刻苦耐劳、热情好客、骁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著称。他们有句家喻户晓的成语:“要像狮子一样勇猛。”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征服大自然,用大长刀与恶势力作斗争。

景颇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德宏州各县的山区及怒江州沪水县的片古岗地区,少数散居在腾冲、耿马、澜沧等县。缅甸也有景颇族聚居。 景颇族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彼此通话困难。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

(1)景颇族是一个以农业为生计的民族,粮食作物以水稻、旱谷、玉米、小麦、粟米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油菜、八角、草果、香茅草等。(2)景颇族多数居住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半山腰或山间的小平地,少数居住在坝区边缘地带。

景颇族的主要特点 景颇族十分好客 景颇族是一个十分纯朴、热情好客的民族,景颇族十分重视礼尚往来,大家在农闲期间会走亲访友,将食物送给主人,而主人也不会让客人空手而归,每次客人走的时候也都是满载而归。

景颇族是纯朴、直爽、热情、好客的民族。当你要离开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告辞。如果你不说一声就离开,人家会说你无道德、缺教养。

景颇族的历史景颇族起源于历史简介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唐代,其先民以“寻传蛮”、“高黎贡人”见诸于汉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又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野人”等名称。

景颇族的民族起源根据中国的历史传说和历史记载,景颇族起源于古老的氐羌族,其祖先最早生活在青藏高原南部,穆卡省名为拉崩的山区向南迁移至滇西北和怒江以西。南迁后,分为东、西两部。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该地的居民包括景颇族先民在内,被称作“寻传蛮”。当时的寻传人居住在山野森林中,持弓挟矢,从事狩猎生活。清代,景颇族地区属清朝所设置的有关府州县管辖。

景颇族的简介

1、景颇族是一个以农业为生计的民族,粮食作物以水稻、旱谷、玉米、小麦、粟米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油菜、八角、草果、香茅草等。景颇族对土地的经营,分为水田和旱地两种耕作类型。

2、景颇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19209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盈江、瑞丽、梁河五县,少部分散居于其他州县。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3、景颇族约有九万三千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陇川等县的山区,使用本民族语言,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他们信仰多神,普遍相信万物皆有精灵,因此献祭仪式在该地区颇为盛行。

4、景颇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德宏州各县的山区及怒江州沪水县的片古岗地区,少数散居在腾冲、耿马、澜沧等县。缅甸也有景颇族聚居。景颇族居住在山区丘陵地带,以农业为主,水田少,旱地多,住竹楼。

5、族称:景颇族先民以“寻传蛮”、“高黎贡人”见诸于汉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又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野人”等名称。景颇族包括景颇、载瓦、勒期、浪峨、波拉5个支系。

6、景颇族,中国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