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此,疫苗兼有了预防与治疗双重作用,治疗性乙肝疫苗属于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
(一)蛋白疫苗蛋白疫苗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治疗性乙肝疫苗,其主要原理是将乙型肝炎病毒(HBV)衣壳蛋白(如preS1,preS2,S)或核心抗原(HBcAg)进行一定的修饰后接种给患者。
治疗性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制品。1995年前医学界普遍认为,疫苗只作预防疾病用。
(2)乙肝疫苗的主动免疫预防:目前有血源性乙肝疫苗、乙肝多肽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乙肝疫苗等。1986年以来我国生产的血源性乙肝疫苗的效果与美、法、日制品比较,生物效价、安全性、阻断效果均相仿,而费用要比进口疫苗价廉得多。
1、在半年内就可以治愈吧。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乙肝已经可以被药物控制了,治愈乙肝的药会很快就研发出来的。
2、即使是在最顺利的情况下,刘士敬认为,治疗性乙肝疫苗至少也要4年时间才能走入市场。因此,目前大家还是应该坚持现有的治疗方式。
3、乙肝现在无法治愈的根本原因就是,导致乙肝的正是免疫系统的攻击,攻击受乙肝病毒感染的乙肝细胞才会导致乙肝,而只有免疫系统清除了这些受感染的乙肝细胞才能治愈乙肝,这是个矛盾的逻辑。
(一)蛋白疫苗蛋白疫苗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治疗性乙肝疫苗,其主要原理是将乙型肝炎病毒(HBV)衣壳蛋白(如preS1,preS2,S)或核心抗原(HBcAg)进行一定的修饰后接种给患者。
治疗性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制品。1995年前医学界普遍认为,疫苗只作预防疾病用。
按疫苗的成分来分,分单种疫苗,多价疫苗和联合疫苗 单种疫苗指的是只有一种疫苗,只预防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比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水痘疫苗,这类疫苗最常见。
乙肝患者则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携带者血浆中的HBsAg颗粒是制备乙肝疫苗的原料,血浆含有三种形态不同的颗粒,即直径42nm的乙肝病毒颗粒(Dane颗粒),直径22nm的球形颗粒和杆形颗粒。其中球形颗粒所占比例*,这也正是制备疫苗所需用的抗原颗粒。
针对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将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纳入医保全额报销”的建议,国家医保局答复称,国家有关规定明确“预防性疫苗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新冠疫苗属于预防性疫苗,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应通过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渠道予以解决。
【解析】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2020年7月公布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也指出:预防性疫苗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因此如果把预防性疫苗纳入医保一种无疑是增加了医保的压力,同时还会造成一定的浪费。避孕药品也是如此,与此同时避孕药品的价格也是处于一种可接受的合理状态,纳入医保也是会带来极大的压力。
这是国家为了防止收入较低人群因患病致贫的基础的医疗保障,所以医保保障的能够真真正正接受治疗,并不是没有患病人群为了防范患病的可能性,所以医保药品中不包含预防性疫苗是正常的。
预防性疫苗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其实,早在2020年7月,国家医保局就回应过新冠疫苗接种费用的问题,明确表示—— “预防性疫苗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国家医保局官网截图) 也就是说,医保并不能报销新冠疫苗的接种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