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史学史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史官史官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史学现象,殷朝以来就有了史官,周时史官分工已经很明确,唐朝开始有了史馆制度。史官制度对中国的史学发展有很大关系。
2、国史的解释(1).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后汉书·班固传》:“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
3、史学史:张广智《西方史学史》或仓修良、魏德良《中国史学史》、史学理论:庞卓恒《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这部书是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记言体裁加以改造更新而创作出来的,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的历史著作。《贞观政要》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吴兢。
5、春秋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
6、教材:历史学统考11本(中国古代史教程、李侃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吴于廑主编的世界史6本)、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
史学史:研究历史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其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的学科。史家:从事历史研究并著述历史的人。史料:史学研究的基本素材,包括传统文献、地方志、碑刻、考古文物等。
根据乔治忠先生在《中国史学史》一书中的看法,“中国史学史就是把演进的范围大体规定在中国的范围之内,清理我们祖国自古以来的史学遗产,阐明中国史学的演进过程,揭示中国史学发展的特有规律。
第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任务是探讨中国史学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中国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没有少数民族的历史,中国历史是不完整的;而缺乏民族史学的中国史学史研究,同样是不完备的。
主要内容阐明史学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揭示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批判地总结史学遗产(包括史学传统),为促进历史科学的发展提供成果史学史研究和阐述史学本身发展的历史的学科。
史学史中国史学史的主要内容包括:史家或史书所反映的历史观点的发展,历史文献的积累和发展,历史编纂和历史文学的发展,史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修史工作和修史制度的发展等。
史学史:研究历史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其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的学科。史家:从事历史研究并著述历史的人。史料:史学研究的基本素材,包括传统文献、地方志、碑刻、考古文物等。
金毓黻是20世纪上半叶很有成就的史学家,以精于东北史研究、宋辽金史研究和中国史学史研究为世所重。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