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负数的由来负数的由来是什么 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负数的历史是: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正负数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人们计算的时候用一些小竹棍摆出各种数字来进行计算。中国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在建立负数的概念上有重大贡献。
2、于是人们引入了正负数这个概念,把余钱进粮食记为正,把亏钱、出粮食记为负。我国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在建立负数的概念上有重大贡献。刘徽首先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他说:“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
3、负数是在人为规定正方向的前提下出现的。负数常用来表示和正数意义相反的量。在选择用正数还是负数表示时,首先看是否规定了正方向。一般含有褒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含有贬义的量则用负数表示。
4、是由近代西方数学家首先完成的。西方最早在数学上使用负数的是一本印度数学文献,Brahmagupta写于628年的BrahmaSphuta-Siddhanta。它的出现是为了表示负资产或债务。在很大程度上,欧洲数学家直到17世纪才接受负数的概念。
负数的概念及正负数的运算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认识正负数及其运算规律要比印度人和阿拉伯人早几百年,比欧洲人早1000多年。欧洲人最初获得的关于正负数的知识,是由东方传过去的。
负数一般出现在温度、楼层、海拔、水位、盈利、增产/减产、支出/收入、得分/扣分等等的这些方面中。负数用负号(MinusSign,即相当于减号)“-”和一个正数标记,如2,代表的就是2的相反数。
负数的概念起源于商业交换,比如欠费记账。负20好比甲欠乙20元,减去负5相当于欠债抹去5元,那么-20-(-5)=-(20-5)=-15还欠15元,比欠5元多。
在数学中,负数是比0小的数叫,负数与正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比如,在记帐时有余有亏;在计算粮仓存米时,有时要记进粮食,有时要记出粮食。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我国各地面点的海拔,均指由黄海平均海平面起算的高度。
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刘徽*明确地提出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他还规定筹算时“正算赤,负算黑”,就是用红色酸臭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这个记载比国外早七八百年。
负数是生产实践中产生的: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比如,在记账时有余有亏,在计算粮仓存米时,有时要记进粮食,有时要记出粮食。为了方便,人们就考虑了相反意义的数来表示。
中国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在建立负数的概念上有重大贡献。刘徽首先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他说:“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说,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要用正数和负数来区分它们。
表示体重下降可以用负数表示,例如体重轻了5kg表示为:-5kg。表示股票涨跌可以用负数表示,例如股票跌了1块钱可以表示为:-1块。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正负数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