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的视觉暂留时间大概在二十四分之一秒左右(所以一般电视电影至少是24帧以上,才会看起来是连续的动作),延时的时间设置小于40ms即可。延时太短会加重cpu的负担,所以具体数值要自己权衡。
① 0.②视觉暂留.①用老花镜对准太阳,下面放置一光屏(用普通纸代替),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很亮的小光斑(即,焦点位置)。
/24秒。因此,电影每秒24幅画面,电视每秒25帧画面。而人看不到画面的跳跃,而是连续画面。
.1~0.4具体值因人而异(一般都说是0.1s)24分之1是电影,动画所用的桢数,就是一秒中跳过去24个画面。每个图片的时间都远远小于0.1s,这样看起来才是连贯的。
1、是的。电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视觉暂留”。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
2、电影是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制成的。才形成了连续活动影像 这与荧光屏的工作原理的点类似。当使用长余辉荧光屏工作时,间隔时间较长,屏幕上的图像都还是连续的。
3、所谓视觉暂留(Persistence of vision)现象,就是指光对视网膜所产生的视觉在光停止作用后,仍保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其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原因是由视神经的反应速度造成的。是动画、电影等视觉媒体形成和传播的根据。
4、视觉暂留是动画、电影等视觉媒体形成和传播的根据。视觉暂留现象首先被中国人运用,走马灯便是据历史记载中最早的视觉暂留运用。宋时已有走马灯 ,当时称 “马骑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