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寿光的由来寿光民风民俗的故事有哪些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吃粽子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划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2、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3、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4、寿光名吃虎头鸡王高虎头鸡是寿光市的一道传统特色菜,最早起源于清朝时期的寿光王高村,因将鸡剁成块、挂糊炸成金黄色后,状如虎头,故名“王高虎头鸡”。
5、为了纪念*大夫李莪华先生。九巷李公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为了纪念*大夫李莪华先生,也就是寿光人口中的“李老爷”而建。
6、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寿光的由来是“人寿地平”说和“闾丘乞寿”。“寿光”地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人寿地平”说。这一说法源自清康熙《寿光县志》。
寿光地名由汉文帝直接命名而来。西汉,汉文帝后元十六年(前148年),置寿光县,属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辖,自此史书始见寿光县之名。1993年寿光县撤县设市。寿光市位于山东*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
商朝,寿光地是逄伯陵的封域。南北朝时,无寿光县名,在今县境内有隶属青州北海郡的剧县、隶属青州齐郡的益都县、隶属青州乐安郡的博昌县以及南朝宋侨立的隶属冀州河间郡的南皮县、乐城县。
寿光地名起源有两说。一是“年长曰寿,地平为光”,说寿光建县于秦,因为“秦之郡县,汉初因之,寿光为县当在秦时”,清康熙《寿光县志》如是说。二是与闾丘先生向齐宣王“乞寿”有关。
1、寿光市昌达木业有限公司是2018-10-31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田柳镇邢姚村西西北角。
2、据史料记载,邢姚村自古以来就是石榴之乡,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初年。当时,村庄内有一位村民从山东省淄博地区引进了石榴种子,经过多年的耕耘和培育,邢姚村的石榴逐渐成为知名品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牛头镇村。牛头镇村是寿光*的自然村之一,也是寿光革命的发源地。
牛头镇村是寿光市*的自然村,以“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而远近闻名,是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发祥地,距城区15公里,村南500米处为市三号公路;2005年,荣乌高速公路在村北修建,横贯村东西。
来自日本帝国主义的反面教育。日寇在侵占东北三省之后,向华北步步进逼,终于挑起卢沟桥事件,揭开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日军所到之处,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人民决心抵抗侵略,争取抗战胜利。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