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于成龙于成龙的历史评价怎么样 他的官位大吗

2023-07-28 5:26:56 体育资讯 admin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清官于成龙于成龙的历史评价怎么样 他的官位大吗 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他*的政治能力得到了当时任两广布政使的金光祖的关注,金光祖认为他是可塑之才,于成龙被评为了全省治理的榜样,这颗被蒙尘的珍珠,终于慢慢发出了他的光亮。

2、于成龙*时官居一品,他也是清朝的一大清官廉吏。于成龙当过一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是集军政于一身的地方一品大员,于成龙是汉族人。

3、于成龙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名臣,也是历史记载上难得的清官之一。他死后,他的衣服居然只有一套衣服,可以说,清官能做到他这种地步的也是少见。于成龙为人正直,爱民如子,生性简朴。

4、这样,于成龙的级别最终定格为从一品官员。于成龙一直没能进士及第,从44岁时才开始在边荒之地当县令,可为什么他最终却能当到两江总督这样的从一品高官,并获得那么高的评价呢?他是怎么做到的呢?爱民如子。

5、于成龙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于成龙在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曾经参加过乡试并中副榜贡生,但因为父亲年迈需要照顾而没有出去做官。直到四十五岁才以明经谒选清廷吏部,被授以广西柳州罗城县知县。

6、如果按照最终的官职级别来算的话,于成龙*是清朝*大员,封疆大吏了。但是,于还没能做到宰相之职,没能进入内阁、南书房、军机处,职位上还是稍微差了那么一点,还是二线靠前,或者勉强是一线的末尾。

在清朝近三百年历史中,康熙为何把“清官第一”赐给了于成龙?

于成龙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为“清官第一”。于成龙的主要成就:于成龙上任合州时,土地极度荒芜。而流民不附的原因,在于原主认业。

康熙还称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加赠太子太傅,谥清端,让他的一个孩子进了国子监,还亲自为他写了“高行清粹”四字。另一个于成龙由于康熙皇帝奖励清官,为官吏树立榜样,扶正抑邪,官吏走正道,因此清官不断涌现。

于成龙在罗城落脚后没多久,罗城便以欣欣向荣之势飞速发展起来,他在罗城一共做了三年县令,就是这三年让罗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摆脱了混乱,得到了治理,百姓安居乐业。于成龙的官阶虽越升越高,但生活却更加艰苦了。

清代康熙名臣于成龙,他当过*的官是什么?

于成龙*时官居一品,他也是清朝的一大清官廉吏。于成龙当过一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是集军政于一身的地方一品大员,于成龙是汉族人。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人,清代名臣,被后世称为“天下廉吏第一”。

后升任江南江西总督。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

于成龙是汉人,官至两江总督。两江总督在清朝前期没有品级,跟明朝一样,担任总督的官员的品级,取决于其寄衔。

于成龙,字北溟,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崇祯十二年(1639年),于成龙考中副榜贡生,但并未在大明任职。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已经45岁的于成龙,接受了清廷的委任,在广西罗城任知县,一共做了6年知县。

被康熙皇帝赞许为“今时清官第一”的清代官员是于成龙。于成龙生于明末,为崇祯年间的副榜贡生,山西来堡村人,与后来的名臣陈廷敬是同乡及同门。于成龙出仕前便极有主见,处事公平深受乡里人信任和推崇。

于成龙曾历经两个朝代与五位皇帝,他在官场上有哪些作为?

1、于成龙在主政两江期间,肃清了官场的不正之风。于成龙在主政两江之前,两江地区贪污腐败问题极其严重,尤其官商勾结的事情屡屡发生,这导致老百姓的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

2、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人,早在明朝末年的崇祯时期就参加了科举考试,并取得了副榜贡生的头衔。

3、于成龙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于成龙在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曾经参加过乡试并中副榜贡生,但因为父亲年迈需要照顾而没有出去做官。直到四十五岁才以明经谒选清廷吏部,被授以广西柳州罗城县知县。

今时清官第一的清代官员

1、被康熙帝赞许为今时清官第一的清代官员是于成龙。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人。清初名臣、循吏。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

2、“今时清官第一”指的是于成龙。于成龙常年只吃青菜不吃肉,即便位居要职,生活也从不铺张浪费,他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为“清官第一”。

3、于成龙。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循吏。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

4、被称为“今时清官第一”的清代官员是于成龙。于成龙的人生缩影就极能体现这一点。他本出生于明朝末年,为人正直,在科举考试时,针对明朝官员的行贿受贿痛书胸臆,结果名落孙山。

清朝真有于成龙这个人吗?

1、清朝是确实有于成龙这个人的,而且在清朝的于成龙不止一位,在清朝有两位于成龙。

2、在历史上于成龙确有其人,有两个名字一样的同朝为官,是清朝名臣以及清代治河名臣,为区别称之为于成龙,小于成龙。于成龙(1617年—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循吏。

3、历史上,于成龙确实存在于清朝,而且有两个。清朝的两位于成龙都是当时的名臣和重臣。其中一个是前兵部尚书兼河道总督,另一个是谥号给太保太子当官。我想说的是档次高一点的。

4、清朝有两位名为于成龙的名臣,分别为:于成龙,1617年至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循吏。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